《琼斯妈妈》(Mother Jones)杂志的食品和农业专栏作家汤姆•菲尔波特(Tom Philpott)8月21日撰文,阐述了关于中国耕地的令人吃惊的六个事实。
今年五月,中国公司宣布收购美国猪肉巨头史密斯菲尔德,引起人们对中国的粮食生产体系的关注。我发现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中国,随着经济增长,其土地和水资源已遭到严重破坏,造成其粮食生产能力受阻。
中国实行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的这35年以来,民众的收入提高,对肉类食品需求增加,为12亿人口提供肉类食品则需要大规模的土地和水资源。而中国在创造制造业奇迹的同时也搞砸了自己的自然环境。使得本来就稀缺的资源变得更加紧张。
几个星期前我写过一篇文章,指出中国的煤电基地蚕食着中国的水资源。现在我们来看一看中国的耕地情况。
1. 中国的耕地面积正在萎缩。1997年到2008年之间,当局的退耕还林导致耕地减少了6.2% 。近年来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又导致耕地进一步减少。
2. 美国的人均耕地是中国的6倍。粮农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报告指出,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09公顷,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是经合组织成员国人均耕地面积的四分之一。
3. 中国有五分之一的耕地被污染。粮农组织/经合组织报告小心翼翼地称之为"土壤质量有下降的趋势"。报告指出中国40%的耕地存在盐碱化,酸化的水土流失问题。20%的耕地因工业污水,生活污水,过度使用化肥,或开采矿山而遭到污染。
4. 土壤污染调查数据在中国被视为国家机密。中国环境保护部在2006年进行了全国土壤污染调查,但拒绝开放调查结果,声称这些数据是"国家机密"。有证据显示,土壤污染是食品安全的主要隐患。2013年5月,广州的食品安全官员发现了大米中镉含量超标。引发了全国性的轰动。镉大米来自湖南,在那里冶炼厂和矿山的废水流入邻近的水田。在2011年,南京农业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份报告,10%左右的市售大米镉含量超标。
5. 中国的粮食系统以煤炭作为主要能源。中国的粮食产量得力于大量使用合成氮肥,而中国70%的氮肥生产以消耗煤炭为主。也就是说,中国农业依靠的能源本身也是其耕地用水的竞争者。
6. 化肥流失造成中国最大的五个湖泊中出现缺氧区即"死区"。氮肥的大量使用也对土壤质量造成损害,土壤的pH值下降,土壤酸化使得粮食普遍减产。
照这种趋势继续下去,如果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中国不能解决耕地问题,中国的发展前景令人堪忧。
希望之声国际广播电台记者东航编译报道
(责任编辑:安然)
(网络图片)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