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4日星期六

希望之声: 刘勃麟北京完成隐形艺术作品“红色剧院”

希望之声国际广播电台
《希望之声》是一家独立、非营利性的国际广播电台。在北美、欧洲、亚洲和澳洲地区的一些城市,《希望之声》的分台以固定的频道时间与听众在空中相会。 
Want free Kindle ebooks?

Sign up to receive the best freebie Kindle ebook deals in your email every day.
From our sponsors
刘勃麟北京完成隐形艺术作品"红色剧院"
Sep 14th 2013, 05:45

刘勃麟日前在北京推出他最新隐形艺术作品"红色剧院"。在这个作品里,刘勃麟和另外22个参与者,用油彩涂抹全身,使自己消失在北京一家电影院的红色座椅之中,引起海内外舆论关注。

据路透社报道,刘勃麟9月12号在作品展示现场表示,中国民众、尤其是普通民众,很长时间都保持着一种以红色为主题的生活方式,这种思考行为模式,已经融入他们的血液。刘勃麟希望通过"红色剧院"这个作品,告诉民众,应该质疑这种红色情节。

在美国的评论人士李洪宽先生对刘勃麟"红色剧院"表达的主题,表示赞赏。他在接受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采访时说,中国人从小孩开始就带红领巾,向红旗敬礼。共产党之所以要讲红色,这背后宣扬的意识形态是非常野蛮落后的,因为红色他们总是讲是几千万烈士鲜血染红的,江山就是我们的,这完全违背了现代民主关于权利的国际共识。"

刘勃麟自2005年推出隐形艺术创作《藏于城中》系列以来,已经创作了100多幅隐形作品,他曾在北京、威尼斯、纽约等地的古迹、壁画、建筑甚至日常生活场景中,让自己消失在众目睽睽之下。

刘勃麟《藏于城中》的系列作品创作灵感,来自于北京当局对他栖身的索家村国际艺术营的拆除。2005年11月18日上午,刘勃麟来到成为废墟的索家村艺术营,看着写满"拆"字的墙,把自己涂上颜料和周遭融为一体,使自己隐形。他称这一作品为《城市迷彩1号》。当北京各大媒体记者前来采访时,刘勃麟隐藏在废墟里发出一声长叹,道:"人们啊,我爱你们,可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我变无家可归了,可你们也变残忍了。"

刘勃麟曾对媒体表示,因为所处环境里充满政治因素,才导致他的作品含有政治成分。在中国选择作艺术家,等于选择了苦痛和寂寞。

隐形艺术家刘勃麟还说过,作为艺术家,在社会上是没有你的位置的,你必须面对一无所有的处境。在中国,做行为艺术作品有时候是没有办法的选择。因为除了身 体,你什么也没有。身体是你最后的一张牌。

据报道,刘勃麟的作品在亚洲、欧洲、中东、美国和拉丁美洲等地都有展出。2010年,刘勃麟在米兰的斯卡拉(La Scala)歌剧院推出过类似的以红色座椅为主题的隐形艺术。当时他就透露,希望能在中国做同样主题的艺术,这次终于在北京的这家电影院得偿所愿。

40岁的刘勃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因其隐形艺术作品闻名于世。

希望之声国际广播电台张翠报导

( 责任编辑: 田林 )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