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7日星期一

希望之声: 中国唯GDP论 中校师生成考试机器

希望之声国际广播电台
《希望之声》是一家独立、非营利性的国际广播电台。在北美、欧洲、亚洲和澳洲地区的一些城市,《希望之声》的分台以固定的频道时间与听众在空中相会。 
Manage your social media

Best social media tool for image publishing to Facebook and Twitter. Look amazing and delight your followers. Get 40% off when you sign up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中国唯GDP论 中校师生成考试机器
Oct 7th 2013, 12:57

北京大学教授郑也夫在主讲时分析中国教育的现状时说,大陆12年的中小学教育把人修理得已没有了想象力和创造力。7号,一位高中教师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共当局把教育等同于GDP来追求;连老师都成了机器。一起来听听教师和教授们怎么说。

北京大学郑也夫教授最近在广州教育大讲坛主讲时,把中国小学之后、大学之前的中等教育现状比喻为压缩饼干,"学生的天赋和能力参差不齐,教育机构的做法往往是上压下提"。就是说,"成绩好的学生会被限制,而成绩较差的学生会被逼迫去学习,出现了伺候分数的现象"。

曾经教高中的广西教师甘先生向本台表示,中国评价学校的好坏以学生考上重点大学的数量作为评断。近年他调到素质较好的城区学校教书,有各种各样的模拟考试,几乎每周考一次。【录音】今年我是带九年级就是初中三年级,像魔鬼训练一样,因为城区它追求升学率简直到了变态的程度。那我们作老师的也没办法。考试有任务的你听说过吗?譬如要考上多少个重点(学校),你才算完成任务,完成不了的话一个是没有奖励,二是要处罚的不会得到重用;考不好领导就会找你谈话,(说)你不努力;老师也变成机器。有地方官员是管教育的,管得好不好的标准也是辖区内考上大学有多少、考上重点高中有多少,都是用这些来衡量,中央GDP论啊。

郑也夫认为,在中国受过12年中小学教育的人,即使进入哈佛、耶鲁等世界名校也不会获诺贝尔奖,因为中国的"学教育把人修理得已没有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只是一个考试机器"。

实际上,这些国际一流学校对成绩优异的衡量标准大不相同。"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艾肯(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Aiken)商学院教授,经济专家谢田(Dr. Frank Tian Xie)表示,除了所谓学术上、标准考试的成绩之外,这些学校更看重学生是不是有杰出的领袖的能力。【录音】在体育、文化、艺术其它方面是不是有突出的特长;擅长在各种各样的学生社团、非营利组织、非政府机构里边参与、做了很多义工。比方说,中国学生里面有所谓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共青团员,它如果是政治上特别钻营那种,事实上是一种意识形态最僵化,最迷茫的人,这些人显然它不会受到海外自由社会的欢迎。

北京大学夏业良教授分析,中国的教育出现的大问题,其一就是意识型态的党化教育,就是一党意识型态灌输给全体国民。【录音】从幼儿园就开始,没有教会学生独立的思考,更不希望他们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就是说用很多书本上的知识来压的他们喘不过气来,所以他们这十几年来都忙着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他们探求真知的这个时候,被大大的压缩了;而是强行的灌输一个政党的全部理念。所以对中国的历史地理各个方面的了解,都是局限于官方的那一套东西,所以为什么说这个教育就是一种洗脑式的教育,这是很可悲的。

标题为"中国国民教育体系的根本缺陷"的文章,2004年在《凤凰周刊》上发表。夏业良在这篇文章中说,将来应该重树国民教育体系,孩子们从0岁到18岁期间的教育,不应该灌输党化教育的内容。

希望之声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梁欣、杨芳采访报导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