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失独者已成为日渐庞大的弱势社会群体,失独家庭问题备受关注。据大陆媒体13日报道,广西南宁的黄旭明(化名)今年59岁,10年前,一场车祸带走了老两口唯一的25岁的女儿。十年中,每天都是女儿的照片陪二老度日,黄旭明表示,最可怕的是"老无所终"。民众:计划生育当休矣!
对于这种特有的伤痛,在中文里甚至有一个对应的词:"失独",也就是"失去独生子女"。黄旭明说,女儿离开的这十年,她与丈夫每天都会将女儿的照片看几遍,看着看着,眼泪就禁不住往下掉,有时候连饭都不想吃。丈夫陈冉(化名)说,他们两口子喜欢将自己沉浸在睡梦中,因为在梦里,他们可以与女儿见面,"哪怕哭一哭也好。"
女儿离开后,微薄的收入对陈冉夫妇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压力。陈冉夫妇都是下岗工人,两人每月的生活补贴加起来不到1500元,因此一家四口老人生老病死带来的威胁。
"死对我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生病,可怕的是老无所终。"黄旭明说道。不久前,丈夫陈冉因高血压发作住院,他患有老年人惯常的疾病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每天至少要吃五六种药物。
"人老了病也多,没有子女更显得寂寞,将来死了,恐怕连撒骨灰的人都没有哦!"黄旭明提及失独家庭QQ群中认识的一些老人,他说这些失独老人,"患重病也没有几个人知道,很多人都是默默的离开,很凄凉。"
"失独" 是中共计生政策的结果
黄旭明夫妇只是中国失独家庭的一个缩影。失独家庭的的生病和养老成为这些失独老人心中永远的痛。对于这种特有的伤痛,在中文里甚至有一个对应的词:"失独",也就是"失去独生子女"。
该话题在中国越来越成为民众讨论的对象,但仍然具有政治敏感性,因为这是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直接结果。计划生育政策开始于1980年前后。
现在在中国有将近一百万这样的"失独"家庭,每年还在以76,000户的速度递增。但人口学者说这只是中共人口政策带来问题的开始:因为计划生育政策从大城市蔓延到全国各个角落,中国独生子女家庭的比率在过去三十年中暴增。
2005年中共人口普查显示,中国只有2.1亿独生子女,25年后已将近翻了四番。
威斯康星大学学者易富贤撰写的《大国空巢》一书中写道:"将来,几千万中国人将受到'失独'的影响。父母们会失去希望。他们年老时,没有人会照顾他们。因为每个独生子女都面临这样的风险,每个独生子女家庭都进退两难。"
中共计生委称"人口老龄化主因非计生"遭轰
"失独"家庭十年前才大量出现。9月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人在"健康中国行——全民健康素养促进活动"上表示,按照中共十八大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总体要求,将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不动摇"。
针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是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观点,该负责人表示,"我国的老龄化问题与计划生育政策有一定的关系,但这绝非主要原因,这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
对此,民众表示愤怒:"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睁着眼睛说瞎话"。"" 有道理,杀了人,确实与手里的刀无关…""4 2 2=8 在没有养老,医疗,教育福利的情况下。8个人2个人来养。想一想人都崩溃了,我们这代人造了什么孽啊。"
2000年中共全国人大开始实施《人口和计划生育法》中已明令地方政府给予那些家中独生子女在事故中受伤或丧生,而父母没有领养或再生育的家庭以"必要的补偿"。但是,中共政府既没有说明多少补偿合适,也没有说明其在补偿案中的角色。在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分开管理它们的预算。因此,因为中央政府未能说明其对失独家庭的责任,失独父母只能听任地方政府摆布。地方政府通常会根据其财政状况来补偿,而不是根据失独家庭的需要。
年征"社会抚养费"200亿 地方政府疯狂瓜分
9月1日,中国大陆的14名律师日前致信国家审计署,要求中共公布有关各级政府对违反计生政策的超生家庭所征收的"社会抚养费"的信息,以及收费的去向。
中国全国每年征收的"社会抚养费"总额达200亿元。一些地方政府之所以对超生者重罚款、轻监管,就是为了瓜分"社会抚养费"这块利益蛋糕。
超生对象、计生部门、地方政府等,已形成一个各取所需的利益链条:超生者花钱"买"违法"准生证",计生部门"批发"超生指标,收取的"社会抚养费"之大头上 交地方政府,计生部门从中提成发奖金。导致"社会抚养费"疯狂增长,违法生育"准生证"大肆泛滥。
据不完全统计,中共计生政策施行三十多年以来,共杀害约4亿胎儿,用尽刮宫、毒针、上环、结扎、罚款等极端残忍的手段。
中共计生政策带给中国人民的灾难:
一、是社会老龄化问题。到202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突破2亿人,2050年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位过60岁的人。
二、是影响社会活力。目前计生政策造成的人力资源短缺已经凸显。
三、是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例如,拐卖人口犯罪屡禁不止,给失独家庭带来无尽的悲哀。
四、是独生子女教育问题。对"独苗"的溺爱,造成独生子女的精神与体能的脆弱。独生子女不仅道德方面缺乏关爱、感恩、无私等优秀的传统价值观。
希望之声国际广播电台张翠报导
(责任编辑:杨芳)(网络图片)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