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谢田访谈节目。我是主持人万诗琦。2008年美国金融业引发的全球经融风暴,至今已经6个年头过去了。在这过程中,对美国政府救市与不救的问题上,众说纷纭。但这过程也突显出一位传奇式的人物,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伯南克。今天的谢田访谈节目,我们来听听本栏目嘉宾,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艾肯商学院教授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Aiken ,谢田博士 来跟我们聊聊美联储主席之位的候选人之争。
主持人:谢田博士您好!
谢田:主持人好!希望之声的听众朋友您好!
主持人:在我们开始今天的话提前,请您跟大陆的听众朋友们简单介绍一下美国央行,联邦储备委员会与中国央行之间的区别,好吗?
谢田: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Federal Reserve System, Fed)虽然是美国的"中央银行",但它其实是以私有形式组织、行使公众目的的私营银行系统,这一点让很多中国人感到惊奇,攻击美国的高级五毛更是对此一惊一咋、试图大作文章。有趣的是,美国政府显然在这里有个很好的买卖,山姆大叔不拥有美联储的任何股份,但美联储94%的利润都要上交美国财政部,一年就是几百亿美元;美国政府还得以任命美联储的所有高级官员。
主持人:那近年来,美国央行中举足轻重的一个人物就是主席伯南克。但他每次在媒体做讲话就会有大量的公司和分析员来投入工作,看他讲的到底是什么意思,会对经济有什么影响。伯南克这个人似乎对个迷。
谢 田:伯南克学者出身,原本不太善于与媒体打交道,他也希望改变前任格林斯潘的做法,让联储会的政策更加透明。他原来指望更明确的表明他对通胀目标的看法,但也因为他说的话会对市场冲击太大,而不得不小心发言。
主持人:他似乎坐稳了主席的位置好多年了,总统都换届了,他还在做主席?
谢田: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本•伯南克(Ben S. Bernanke)在做了两任后,看来奥巴马没有打算继续让他连任,而希望在总统第二届任期的最后两年,有另一人为美国的货币政策把关。实际上,从伯南克2006年2月被共和党的前总统小布什任命,担任14年任期的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Federal Reserve Board of Governors)的成员、以及一个四年任期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的职务之时,就注定了他会与2008年开始的金融风暴摆脱不了干系。作为美联储主席,他必须负责监督争议极大的"问题资产救助计划"(TARP),也必须担任联储会系统的主要货币政策决策机构 -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的主席。
2009年8月,奥巴马宣布提名伯南克再做一届联储会主席,因为伯南克在2008年帮助阻止了美国发生三十年代式的大萧条。对奥巴马政府来说,在金融危机的负面效应正进一步展现、美国经济衰退正在进行之中的时刻,更换美联储主席,显然不是明智的决定,不利于稳定市场、坚定投资者信心。但伯南克第二任期的任命,在参议院受到阻力,许多参议员表示不会支持伯南克的第二个任期。
后来,虽然伯南克在参议院过关、获得任命,但参院投票的结果,是70票赞成、30票反对,这是美国历史上美联储主席这个位置获得的最小的支持率。30名反对的参议员中,有11名民主党参议员,18名共和党参议员,和一名独立党派的参议员。在美国走出经济衰退、渡过金融危机、经济已经开始稳健复苏的情况下,奥巴马显然没有更多的政治意愿,去让伯南克开始第三个任期。
主持人: 那现在伯南克任期也快到了。如您刚才所讲,美国经济也逐渐走出低谷,后面的路怎么走呢?
谢 田:那么,奥巴马的联储会主席候选人究竟会是哪一个呢?从白宫的角度看,美国总统一定是最属意与自己的经济政策相一致的人,来担任美联储主席。这样,美联储的政策会尽可能的与政府的政策相匹配。最早,奥巴马曾试探过他的"知己"、前财政部长盖特纳(Timothy F. Geithner),但被后者所拒。盖特纳究竟为什么拒绝,现在还不为人知。从那以后,过去一个多月以来,争夺美联储主席"宝座"的力量看来至少有三个来源,但追根求源,人们发现奥巴马能够提出的候选人其实有限,在参议院通过也不会太困难,一句话,应该是不惊波澜。
最开始,名列前茅的候选人有奥巴马的原经济政策顾问、前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 美联储现任副主席叶伦(Janet L. Yellen),和美联储前任副主席、被称为一匹黑马的科恩(Donald L. Kohn)。萨默斯退出后,最领先的,就是叶伦了。
主持人:萨默斯和叶伦几乎是两个极端风格啊?都很有影响力和背景。
谢 田:纽约时报说,奥巴马在与国会民主党人士的关门会议中,许多民主党议员就直截了当的说,萨默斯是一个坏的人选。这些言论惹恼了奥巴马,他积极的为自己的前经济政策顾问、也是前总统克林顿的财政部长辩护,认为萨默斯是代人受过。但反对萨默斯的人认为,萨默斯可能很优秀、也很称职,但他就是太顽固和粗暴了。
在学术界,萨默斯被公认是杰出的经济学家,哈佛大学的一位经济教授甚至说,萨默斯是经济学家的经济学家。萨默斯的支持者,主要是白宫人士和与白宫有密切关系的人,他们觉得萨默斯难以共事的说法言过其实,萨默斯在白宫时,只跟几个人发生过冲突。萨默斯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告诉我为什么我错了。"
萨默斯也一直希望得到美联储主席的职位,但伯南克获得第二个4年任期后,他就躲在了幕后。2012年世界银行行长的位置空缺后,萨默斯也希望能得到,但奥巴马最终还是选了一个叫金墉的韩裔医生。
《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认为,最适合的人选既不是萨默斯,也不是叶伦,而是斯坦利•费舍(Stanley Fischer)。如果由银行家和学术界的经济学家来选择,他们会选斯坦利•费舍。费舍曾经是优秀的大学教授,也曾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二号人物,还是以色列银行的行长。费舍还曾是伯南克和现任欧洲中央银行行长德拉吉(Mario Draghi)的论文指导老师。
自称"世界上最好的报纸"(World's Greatest Newspaper)的《芝加哥论坛报》(Chicago Tribune)的评论认为,萨默斯是奥巴马的经济刺激政策的主要推手,而伯南克仍然在继续印钞,这会给美国人民带来未来通胀的风险,所以,接任伯南克的人有艰钜的任务,必须要扭转伯南克的这个政策。
主持人: 几周前,萨默斯公布推出竞争主席位置。股票市场当日和接下来那周都有上涨趋势。业内其他专业人士怎么说?
谢田:商界人士对此意见不一。华尔街的投资者,看来欢迎萨默斯撤出角逐。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首席执行官沃伦•巴菲特说,他称赞现任主席伯南克的表现,认为伯南克做的很了不起,应该继续做。但伯南克是否愿意再做四年,也是未知数,一般认为伯南克希望明年1月31日离职,这个工作确实不是那么轻松。
脸书公司总运行长山德伯格(Sheryl Sandberg)支持萨默斯,她曾经在美国财政部和世界银行时与萨默斯共事。支持叶伦的,有拜尔(Sheila C. Bair)女士,她是原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的主席,拜尔认为,叶伦和萨默斯、盖特纳、及(前财政部长)鲁宾的"爪牙"们不同,她不是那些鼓吹放松政策的人,而恰恰是政策宽松才导致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许多国会民主党人也站在叶伦一边,包括众院少数党领袖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
传统基金会的弗雷泽(Alison Fraser)认为,叶伦和科恩都最有资格,但两者的区别可能在于他们会如何处理定量宽松(QE)和如何终止。叶伦(Janet Yellen)一般认为会以创造就业为首,会继续定量宽松,会对通胀采取宽容的态度。科恩(Donald Kohn)被认为是经验丰富,资历深厚,也主张让美联储的决策过程保持透明。
在学术界,有超过300位经济学家联署,敦促奥巴马提名耶伦。长列的联署名单中,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并任教哥伦比亚大学的Joseph Stiglitz,及前美联储官员Alan Blinder与Alice Rivlin,他们双双都曾担任过叶伦目前的职务--美联储副主席。
主持人: 华尔街日报早前做个一次分析调查。根据美联储每次决定投票是各个委员做的决定和后面产生的结果做了分析。他们发现耶伦的正确率是最高的。更有媒体评耶伦跟伯南克理念更贴近,也许更适合这时候接任。主要争议点就在定量宽松什么时候放缓一事上。
谢田:其实,美国的三次定量宽松(QE),现在越来越变得具有争议性了。批评者认为,要逐渐停止购债,又不扰乱国际市场,现在看来越来越难。定量宽松中受益最大的,是股票投资人;美国股市已经从2009年的谷底上涨了一倍多,就是这个原因。
《经济学人》杂志认为,美联储的官员们都是鸽派,没有鹰派;不管是萨默斯还是叶伦,其相似性远远大于其差异性。投资家吉姆•罗杰斯(Jim Rogers)则认为,几个候选人都没有什么差别,"这是一场闹剧。他们都是一丘之貉。"
奥巴马曾表示,他挑选美联储候选人的标准是,这个人必须强力支持美联储的双重目标–控制通胀和最大就业。不过,卡内基梅隆大学商学院教授梅尔泽担心,美联储金融监管权限的扩大,尤其是参与到哪些行业、甚至是哪些企业"大到不能到"的政治决策过程会进一步模糊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界限,威胁美联储的独立性。梅尔泽认为,在金融危机中美联储已经因为支持财政部、实际上变成财政部的融资机构而失去了太多独立性。美联储未来几年应该做的是重新树立独立性。正如华尔街日报所述,所有的人都喜欢向市场洒钱的央行行长,但在下一个任期内,伯南克或迟或早要对政府说不。
真正对定量宽松持反对态度、适宜做新联储会主席的,应该是达拉斯联储银行的总裁理查德-费舍(Richard Fisher)。但显然,奥巴马是不会考虑提名费舍的。而在参议院里,现在是民主党控制,通过任命没有太多悬念。在众议院的共和党人,此时只能望洋兴叹、无可奈何,寄望于2016年的大选了。所以,围绕美联储主席的宝座,看起来轰轰烈烈,几股力量在角逐;但最后的结局,应该是不惊任何波澜。
主持人:谢谢您今天的深入分析。相信我们的听众朋友能从中受益。
好,谢田博士,时间已经差不多了,今天的话题我们就先聊到这里,下次节目再见。
谢田:好,谢谢主持人,谢谢希望之声的听众朋友,我们下次节目再见。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