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4日星期二

希望之声: 中国平均每天有1600余人因为过度疲劳去世

希望之声国际广播电台
《希望之声》是一家独立、非营利性的国际广播电台。在北美、欧洲、亚洲和澳洲地区的一些城市,《希望之声》的分台以固定的频道时间与听众在空中相会。 
Find SIGG's Classic Aluminum Water Bottles at MYSIGG

Reducing our carbon footprint one bottle at a time!
From our sponsors
中国平均每天有1600余人因为过度疲劳去世
Sep 24th 2013, 02:04

25岁的IT行业员工加班猝死、37岁的大学讲师倒在讲台上、一名货车司机连续开车两天两夜猝死……这些猝然发生的悲剧,其实都是可以避免的。只要在生活中多加留意,这样的过劳死,其实都可以预防。

"恶性肿瘤等疾病,人们可以采取的预防手段是有限的,但是过劳死,只要积极干预,别让疲劳在你体内堆积,这样的悲剧都不会发生,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

九成"过劳死"的人正当壮年

现在,这样的悲剧已越来越常见。"浙江医院院长严静教授列举了国内一系列的调查统计数据,希望引起大家重视,别让过于疲劳成为摧毁健康的"定时炸弹"。

据今年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巨大的工作压力,导致我国每年"过劳死"的人数达60万人,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过劳死"第一大国。这相当于,每天超过1600人因过于劳累引发疾病,离开这个世界。在30岁至50岁英年早逝的人群中,95.7%死于因过度疲劳引起的致命性疾病。

另据一项长达10年的健康状况追踪调查显示:北京市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从10年前的58.52岁降至53.34岁,比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北京市平均寿命75.73岁低22.39岁。

在深圳,伴随着特区的快速发展,当初的创业精英已有近3000人逝去,其逝世平均年龄为51.2岁。

"过劳死,是指因为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重,心理压力太大,从而出现精疲力竭的亚健康状态,突然引发身体潜在的疾病急性恶化,救治不及时而猝然死亡。大多数过劳死的人群中,在去世前一周都曾经有过度劳累的情况。所以,过劳死,并不是大家理解的那样猝不及防,在日常生活中,都曾有蛛丝马迹。"严院长说。

为什么,过度疲劳会导致死亡这样严重的后果?严院长做了个比喻:人体就像一个弹簧,劳累就是外力。当劳累超过极限或持续时间过长时,身体这个弹簧就会发生永久变形 ,免疫力大大下降, 导致老化、衰竭,甚至死亡。

十大信号谨防"过劳死"

"目前,医学界公认的有五种疾病,容易导致过劳死。"严院长说,这五种疾病是冠状动脉疾病、主动脉瘤、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和脑出血。另外,像消化系统、肾功能不全、感染等,也会导致过劳死。

严院长介绍,健康、亚健康、疾病三者之间,是互相转化的。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从而导致心脏、神经、消化、免疫、内分泌等系统逐渐发生损害,身体出现亚健康状态。如果不及时控制,就转化为疾病。

亚健康容易导致前面所述五种疾病。一旦短期内身体及心理负荷突然加重,往往就可能引发过劳死。

让严院长印象深刻的是一次深夜的会诊,患者是医院一名员工的女婿,住在杭州武林广场附近,才40多岁。有一天傍晚5点多,他感觉胃不舒服,到家门口看病,直接要求医生开胃药。回家吃了胃药后,丝毫没有好转。大约5个小时过去后,人出现了昏迷状态。这时,家人将他送到医院,但此时,已失去最佳抢救时机。严院长深夜赶到现场,但已无力回天。

"他其实不是胃痛,而是胸闷胸痛,误以为是胃不舒服,因此耽搁了5个小时的抢救时间啊。"严院长表示很惋惜,"有部分人的心脏不适的表现很不典型,会误以为是胃痛等。所以,了解一些过劳死的早期信号,还是蛮有用的。"

严院长归纳了十大过劳死的早期信号,分别是:"将军肚"早现;脱发,斑秃,早秃;频频去洗手间;性能力下降,女子过早闭经;记忆力减退;心算能力越来越差;做事常后悔,易怒,烦燥,悲观;注意力不集中,集中精力的能力越来越差;睡觉时间越来越短,醒来也感到不解乏;经常头痛,耳鸣,目眩,检查也没有结果。

"如果持续出现这些信号,最好及时反省一下,最近是不是太辛苦了,要适当给自己放个假,减减压。"严院长说,要注意劳逸结合,如果是心理压力过大,无法释怀,必要时也可以向心理医生求助。

除了这些信号,严院长建议,大家至少每年一次常规体检,如果是高危人群,最好增加一个心脏B超或者动态心电图的检查。这些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心脏结构问题,以防心脏出现突然停跳。

来源:浙江在线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